■ 最后,在胶原蛋白保健问题上科学界和公众认知的矛盾值得深究
民众的科学素养欠缺,容易被概念混淆,而商家也乐得加剧这种混乱
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依据国际可比标准设计并组织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公民中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仍然只有3.27%。但对比一下历史上的其他国家,目前中国的公民科学素养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时水平相当。而在所有与科学相关的信息中,中国公众最感兴趣的科技发展信息是“医学与健康”,选择比例为82.7%。(需要补充的是,即便在今天,美国民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也仅有28%,民众科学素养欠缺是世界通病)
一方面对“健康和医学”领域有强需求,一方面却不具备判断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所以不仅是美容产品,整个“保健品”行业,都是靠这种“混沌的公众需求”支撑的。
在中国如此,在美国也同样,因为这个行业的虚假营销过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曾经打算像药品那样,采取“不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审批,不得上市”的法规。然而,公众的激烈反对,迫使国会否决了这一计划。结果,FDA只能退而求其次,仅负责禁止“保健品”的虚假宣传,以及打击添加药物成分。而相比之下,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保健食品相对宽松的监管下,这些产品更是如鱼得水。
这种矛盾也成了保健品商的盈利秘诀。由于市场实在太大,有些商家甚至有能力通过赞助研究的方式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科学支持”。胶原蛋白口服和外用补充剂的效果也是如此,在英国、德国和日本那些已经公布的证实口服和外用胶原蛋白有效的研究中,几乎都有赞助商的影子,而且这些研究都没有获得领域内核心期刊的认可。(英国雷丁大学认为基肽有效的研究是与某国际知名日化品牌合作的,日本的京都府大学的研究经费来自该国某保健品协会)
□ 结 语
众多的“伪概念”能长年在“保健品”市场大行其道是有原因的,“补充胶原蛋白类”产品正是其中的典型,从它身上,不难看出很多保健品的生存逻辑。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要想撬动一系列的“伪科学产业链”,还有长路要走。